叹了口气,杜中宵摇了摇头。 必须打败契丹,并不是因为要争雄。 那有什么好争的?而是因为契丹对宋朝的威胁太大,契丹不灭,宋朝难安。 如果两国真是兄弟之邦,相互礼让尊敬,又何必打呢?但是一方天下,两雄并立,本就不是一个可以相安无事的局势。 这一次北进,攻下中间,把契丹最核心的斡鲁朵消灭,契丹就真地灭亡了。 剩下的上京道和东京道地区,都是部族楚立的地方,不会把供着契丹残部。 按照历史上的事实,东边的女真族很强大,西边的鞑靼也很强大。 他们靠着吃契丹的尸体,都迅速膨胀起来。 一个灭掉了北宋,一个灭掉了南宋。 只是这个世界,他们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想到这里,杜中宵不由笑了笑。 确实,面对这样的宋朝,他们的态度很有意思。 前世的记忆,杜中宵心底里,觉得应该把他们灭掉。 只是现在已经累了,不想再打下去,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第二天一早,王凯和贾逵到了幽州,前来拜见杜中宵。 进了客厅,分宾主落座,杜中宵直接道:“你们两人的兵马,要什么时候到幽州?” 王凯道:“预计五天之后,全部兵马可以到达。 不过,现在来幽州的火车很多,有些拥挤。” 杜中宵道:“那是自然。 除了你们,还有征集来的运粮民夫,还有大量粮草运来,铁路线不挤才奇怪了。 你们十万大军,要翻过燕山,不是容易事。” 王凯道:“太尉,其实也不难。 我们进攻大同的时候,同样翻山,也没有多么艰难。” 杜中宵听了,连连摇头:“哪里一样。 大同周围虽然比不得了内地,也算得上是繁华之地。 此去的大定府不同,那里真是山区,人口稀少。 人口多和人口少能一样吗?人口多的地方,人也好找,粮食也好找,只要仗打胜了,能够难到哪里去?大定府不同,那里虽然也有农户,却很少。 十几万大军到了,如果后方粮草供应不上,可就麻烦了。” 贾逵道:“太尉说的是。 河曲路过了阴山,幽州过了燕山,完全就是另一个样子。” 杜中宵道:“是啊,完全是另一个样子。 这一仗,其实军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粮草。 首先要保证粮草,前方的军队才能打仗。 李复圭这些日子在大名府,统一从各地调粮草过来。 你们军队到了是一方面,李复圭准备好了,全军才能开拔。” 王凯道:“我们过大名府的时候,与李太尉见过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