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色:字体:[]

第334节(第2页)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我在叶县只待了十余日,看出了问题,一时却难想出解决办法。”
    解决问题,首先要调查研究,而不能拍脑袋。
    看出了问题,离着解决问题还有十万八千里。
    杜中宵自己清楚,新的工业化怎么搞,官府怎么管理,没有长时间的调研,没有实践,是不可能靠着自己前世的经验解决的。
    道理听起来很简单,要落实到实际中去,还有着很长的路。
    王安石叹了口气:“我自在舒州任通判,后来常州为知州,待晓在京西路做的事情,着意用心都做过,自觉已经深知地方事务。
    却不想,数年之间,又出了叶县这么个地方,跟以前的完全不同。”
    杜中宵笑道:“世间事千变万化,本来就是如此。
    惟有一点,只要用心于百姓民生,知道百姓如何生活,如何想,如何做,总能够想出办法来。”
    王珪道:“待晓的奏章里,对于叶县说的问题多,该怎么做却语焉不详。
    我们同年相坐,不妨也说一说。
    大家集思广益,不定就能想出办法来。”
    杜中宵道:“现在朝廷治理地方,用的是三种人。
    一曰官,为朝廷所派,俱为流官。
    一曰吏,为官府雇佣,多为地方人氏,具体做事情。
    一曰差,从民间征调,其实是役,真正出力的。
    以前朝廷的财力不足,许多地方吏员也无法给俸禄,也从当地的大户中差来。
    治理地方,便要从这三种人中想办法。”
    几个人点头称是,一时沉思不语。
    这个问题,杜中宵以前与王拱辰讨论军队的时候就想过。
    军队中,有流官,有效用,有士兵,其实与地方的官、吏、差正好对应。
    他们的职责,某种程度上也有相似的地方。
    官员因为是流官,所以代表朝廷掌握实际的权力。
    军队中的效用,地方的吏员,实际是做事的。
    军队的兵员,地方官府的差役,则负责具体出力,在吏员的带领下,真正做事。
    这两者的不同,是做的事情一个对外,一个对内。
    对外作战,对内治理,完全不同的工作内容,当然也就有不同的操作规程。
    地方的差役,同时也是治理的对象,在当差时,可以监督吏员,这就是杜中宵奏对时说的以差监吏。
    这个进代,中国有中国的国情,实际跟后世的政治结构是不同的。
    后世的政治结构,因为架构是从欧洲而来,带着他们的特色,很重要的就是自治。
    当然,大一统的中国没有地方自治,但各种各样的工厂自治、学校自治等等,还是带着他们的特点。
    中国的传统,是没有自治的,官员与朝廷绑在一起,自成体系。
    由于国家广大,地方势力实际很难影响中央。
    政治稳定时,地方一旦出现影响政治的势力,除非是中央有人撑腰,不然必会受到政治力量的打击。
    这是大一统政权的特点,自秦朝以来,就成为传统。
    到了宋朝,由于门阀消失,这个特点就变得更加明显。
    杜中宵把地方管治力量,明确区分为官、吏、差,就是与此适应。
    第章旧人重逢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相关阅读: 风雨大宋女主几个风雨大唐免费阅读风雨大宋全文阅读风雨大明风雨大宋免费阅读风雨大宋TXT风雨大宋txt类似风雨大宋的风雨大宋下架原因最新风雨大宋百度百科大宋风雨路风雨大宋改名后叫什么风雨大宋王朝风雨大宋吧风雨大宋txt八零风雨大宋无弹窗风雨大宋 安化军风雨大宋为何不更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