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牌匾,深深地看了好一会儿。 李道玄马上就明白了:这家伙已经知道书局不对劲了,以他的聪明才智,肯定也猜到了书局的后台是“李家” ,他站在这里发愣,应该是还在考虑着怎么和“李家” 打交道吧。 绍兴师爷从后面跟上来,凑到梁世贤耳边,低声道:“东翁,现在还不到和李家摊牌的时候啊……” 梁世贤点了点头:“放心,本官没打算摊牌,就是来看看的。” 说完,他深深地叹了口气,看着书局里进进出出,领了面粉,开开心心跑出来的老百姓,眼神复杂:李家太有实力了,好多粮食,本官若是有这么多粮食,何愁……唉! 意兴萧索,转身又想走。 李道玄本来还没什么想法,看到梁世贤这一番操作,突然,脑子里有一个封印了许久的画面亮了起来,那是梁世贤第二次来高家村的事情,当时他看到了水泥路,颇有点动心,还向三十二打听这路是怎么弄出来的。 但是三十二警告了他一句:天下大旱,不适合修路。 梁世贤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这画面在脑海中闪过的同时,李道玄猛地一下有了计较:“一叶,赶紧叫上王先生,追出去拉住县令,就说我们李家,有个大工程要和他谈。” 梁世贤失魂落魄地转过身,走了两步,想要翻身上马,就在这时候,书局里的王先生跑了出来,挥手大叫:“县尊大人,请留步。” 梁世贤心中咯噔一声:糟糕,被李家的人看到了,我现在可真不想和他们叨磕,就怕他们知道我有所察觉,就不再给粮了。 但是已经被招呼了,就断然没有跑掉的道理了,只好转过身来,对着王先生微笑:“原来是澄城书局的王先生啊,本官路过这里,随便看看,并没有什么事。” 王先生也微笑:“在下有一件事,想请县尊大人帮忙。” 梁世贤:“咦?” 王先生:“相信县尊大人已经发现了,在下最近虽然名为卖书,实则施粥济民。 在下的粮食,都是从高家村的李家那里拿来的。” 梁世贤心里咯噔一声响:本官不挑明,你却主动挑明?糟糕,这不是会是要断了我的粮吧?或者,用断粮来要挟本官做什么违法乱纪的勾当? 心里慌得一匹! 王先生却道:“县城人口众多,我从高家村运粮过来,三十余里路,粮车的轱辘都跑断了许多个,运粮的车夫也累啊,所以在下有一事相求,能不能请县尊大人下个令,修一条好点的水泥路,从县城一直修到高家村去。” 他这要求一提出来,梁世贤就懵了。 有没有搞错? 这什么情况? 天下连年大旱,民不聊生,外面还有固原叛军和多股流寇作乱,随时有可能打仗。 这种情况下你居然想修路? 三十余里啊! 好大的工程。 你是想把老百姓累死了埋在路基里面吗? 他刚想到这里,就听到王先生开口道:“不算徭役,而是采用雇工的方式。 修路工人每天发三斤面粉,由李家出资。” 梁世贤想都没想,立即答道:“此计大善! 搞! 立即修路,马上修路。” 一个字也写不下去 梁世贤几乎是一瞬间就明白了李家的意思。 以工代赈! 直接发粮其实并不好,卖书送粮也不算什么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