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骨气的,另寻他处。 而没有骨气的,那些平民孩子舍不得捷径,不去文德书院,便留在碧桐书院,跟着那个圈子的人混,多少也能得一些好处。” 学长是教书的,对于很多事情都看得门清。 竹清不曾想碧桐书院内里已经坏成这样了,心里对于陛下为何让她来碧桐书院有了了悟,这样的病态,是该好好解决。 “他们的县试名次都不错。” 竹清拿出记录了学子们县试名次的记录单,一一看去,不出意外,头几名都是有权有势人家的孩子,其中分布在碧桐书院以及瀚柳书院。 “此事我心里有数,你把四个学子叫来,还有那些攀附他们的,明日让他们来。” 竹清决定暂且先警告他们,然后着手调查他们家。 若是手里握着他们家的把柄,自然也就不怕这几家报复她。 陛下在大阳县的人都尽数给了她,她自然不会放着不用,立马着人手去查这家,若是可以,报信给陛下,参他们一本也是可以的。 且说被警告过后,莫先应几人的的确确安分守己了一段时间。 但是不过几日,便故态复萌,不巧,被竹清当场抓住,还挨个罚了。 由此憎恶上了竹清,几人都是家中的嫡子,从来没有受过委屈,纷纷回家告状。 瀚柳书院的山长是个奸诈狡猾的,私底下联系了这几家,让他们去瀚柳书院读书,只说会顺着他们的心。 作为第一个招收女学子的书院,碧桐书院教郎君们担心,便也犹豫起来,万一儿子被勾了心去,想娶一个身份低贱的女子可怎麽好? 他们不怕儿子沾染契弟,就怕沾染了女子,闹出风言风语,到底于名声有碍。 对于莫先应,文宾平,习宝铭,管礼仲这几人要求转学院的申请,竹清批了,一群只顾吃喝玩乐的家伙,留在碧桐书院简直是污染空气。 随着他们转走,几个依附他们的平民子也转去了城南的文德书院。 一时间,外头传起了竹清的闲话,说她能力不行,当山长短短一两个月,便教学子们不满意。 倒是在他们转走的第一日,有个女学子捧了亲自做的糕点给竹清,“山长,这是山楂糕,请您受用。” “谢谢,你叫甚麽?” “学生崔令意。” 约莫过了十来日。 “山长,外头有人寻您,据她说是您的相识。” 一名先生说,竹清起身,问她,“何人来找我?” “不认识,是个女子。” “女子。” 竹清沉思,她交好的女子只有廖廖几人,应该都不会出现在这儿。 “山长,好久不见。”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门口打头的一辆马车前正站着一个梳妇人发髻的娘子,她爽朗地笑了笑,上前。 “英山伯?” 竹清疑惑,“你怎麽来大阳县了?这是……” 她指了指后面的几辆马车,笑着问道:“你不会举家搬来大阳县了罢?这是装了甚麽的?” “装了人呐。” 英山伯卖了一个关子,转而吩咐贴身丫鬟,“让小娘子们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