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间虽有归义军,势力到这里没有多少的时间。 本地民户,还有多少人知道中原朝廷,可是难说。 集中居住是个办法,不过还是要以中原来的营田厢军为主才是。 一地民心,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 杜中宵点了点头道:“确实如此。 对于很多人来说,日子过得好了,也未必会感激我们。 得人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慢慢来吧。 现在最重要的,是以最快的速度占领高昌城,让西域的人们知道,当年战无不胜的大唐重新回到这里了! 现在想来,高昌迟迟不奉使称臣,其实并不稀奇。 在他们看来,朝廷大军要兵临城下,不是短时间可以做到的,拖上几年没什么。 他们愿意拖,我却不愿意拖!” 富弼道:“节帅已到伊州,要不要派出使节到高昌去,让他们知道朝廷意思?” 杜中宵摇头:“不必了。 朝廷大军比任何使节都有用处,还是过几天直接兵临城下吧。” 不教而诛,不应该是中原王朝做的事情。 可杜中宵没了耐心,他只想用最短的时间,解决掉西域这里的事情。 高昌两三年没有派使入京,已经表明态度了。 第章布置 伊州城内,杜中宵的临时经略司,是此次进攻高昌的指挥部。 本在纳职的张昇回到城里,与杜中宵等人一起,第一次合议与高昌作战的事宜。 张昇指着桌上的地图道:“过了鬼谷口,数十里内无人烟。 进高昌的第一座城,即是蒲昌城。 那城不大,城池不甚坚固,我们带来的炮应当即可攻破。 过了蒲昌,沿火焰山以南,再过宝庄、柳中两城,就可到高昌城下。 宝庄和柳中两城,与蒲昌城相差不多,俱都是小城,不必做过多布置。 唯有高昌,是前朝留下的重地,城池高大,城里人口重多。 而且那里是到契丹商路的起发地,城内富商众多” 杜中宵道:“那就是说,只要过了鬼谷口,可以直进高昌喽?几座小城,既然挡不住火炮,可派小股部队先行围住攻取,后面大部队直进即可。 此次作战,以占领高昌城为第一要务,其余都是细枝末节。” 富弼道:“过了鬼谷口到高昌,将近四百里路,距离不近啊。 要保障四百里路的物资,最少要有一两万人,而且牲畜充足。 如此看来,能够参与围攻高昌的部队,至多也只有五六万人。” 杜中宵笑道:“哪里能用那么多人! 高昌城里,据报只有不足万人,哪怕他们临时征召,也不过是两三万人而已。 高昌的主力部队,就在高昌城和交河州里,其余的都在焉耆前线。 此次我们突然进军,焉耆前线的部队肯定来不及回调,情报也没有报告他们调回高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