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色:字体:[]

第98节(第5页)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再者说了,契丹向来产好铁,也不靠我们。”
    宋和契丹都禁止铁器出口,更多是出于限制对方武器制造的目的,两国都能自给。
    真正缺铁的是党项,他们以前还能从契丹买铁,两国交恶,他们没了铁器来源。
    两人带着随从沿河岸而行,查看地形。
    这一带的黄河东岸多是河滩,有大量沼泽,对岸则紧靠着山脚。
    渡口之所以设在九良津,是因对面有一片平地,且水流平缓,刚好渡船往来。
    十三郎和陈勤两人带了兵士,在河面上来回撑着渡船,不断试探水势。
    船工是从董家寨那里征调来的,在黄河里跑了一辈子船,熟悉附近水情。
    站在河边的大柳树下,看着渡船慢慢靠岸,杜中宵对老船工道:“老丈,渡口设在这里可还好?”
    老船工道:“回官人,这里本就是古渡口,自然合适。
    只是数十年不用,怕水道变迁,会出现意外而已,不得不再查探一番。
    依小老儿看,这边的渡口还是设在原址,对岸要略作些变动。”
    杜中宵点了点头,黄河的泥沙沉积多,几十年水下情况就会不一样,变一变不足为奇。
    由于沿边设禁地,不许伐木,这一带的黄河泥沙不多,并不混浊,水情变化并不剧烈。
    十三郎扶着船工到了岸上,到了柳树下,向杜中宵和程文礼行礼。
    杜中宵看着面前的黄河,问道:“这一带的黄河宽阔,水流也不急,不知能否行船。”
    老船工摇摇头:“依小的所知,从董家寨到府州,行船无碍。
    其他河段,险滩又多,水流又急,行船便就不容易了。
    倒是有盗伐大木的木排,有时会沿河而下。”
    “可惜。”
    杜中宵摇了摇头。
    现在最方便的交通还是水运,河道不能行船,物资进出不便。
    十三郎上前,对杜中宵道:“官人,这一带水洼遍布,里面大鱼不少。
    若是张网捕捞,倒是不愁没有肉吃。
    此地禁耕多年,草地里獐儿、兔儿也多,真是个好地方。”
    杜中宵笑道:“你只管专心做活,少得了吃的吗!”
    说完,与程文礼转身向马,向下游而去。
    野味与鲜鱼,在物资富足的地方是好东西,现在诸物贫乏,就是另一回事了。
    在这里做活的,不管是军是民,大多都有些营养贫乏,换句话说就是肚子缺油水,那些野物对他们吸引力不大。
    他们最喜爱的是重油重盐的食物,一大碗漂着油花的面,在他们眼里比野味好吃多了。
    在这一带开荒是今年火山军最重要的事情,杜中宵下了本钱,把储存的粮食调来不少,特别是存起来用作马料的黄豆,几乎全部调拨过来。
    不远处正在建榨油坊和豆腐坊,那才是填肚子的好东西。
    沿着河边行了几里路,便就到了大本营,征集来的人分作几处,建设各种设施。
    正在指挥族人修理大木的香布,远远看见杜中宵,急忙上来行礼。
    杜中宵翻身下马,对香布道:“你到这里也有些日子了,可还过得惯?”
    香布连连点头:“过得惯,过得惯!
    这里吃的住的,比以前好了不知多少。
    跟随我来的族人,个个心怀感激,定然不报答官人恩德。”
    到一边的交椅坐下,杜中宵道:“前些日子你带族人来归,献了五十余匹马。
    我说话算数,凡中格的皆按每匹二十贯算钱给你,不中格的,一一折算。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相关阅读: 风雨大宋王朝风雨大宋为何不更新了风雨大明风雨大宋txt风雨大宋改名后叫什么风雨大宋百度百科风雨大宋txt八零类似风雨大宋的风雨大宋吧风雨大宋笔趣阁风雨大宋TXT大宋风雨路风雨大宋 安化军风雨大宋全文阅读风雨大宋下架原因最新风雨大唐免费阅读风雨大宋免费阅读风雨大宋女主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