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孔目说得兴起,把自己听到的消息仔仔细细说给杜中宵听。 他这消息已经不知传了几手,真假参半,不过好在大致脉络清楚。 此次动乱,既跟官府停用旧钱太急有关,也跟从毛皮行业的各个环节裁撤吏人有关。 衙门的公吏裁得太急,让地方大户钻了空子,才有用旧铁钱薅羊毛的事情。 送走了唐孔目,杜中宵心情复杂,实在不知道自己该有什么反应。 自己什么都说中了,这可以说自己看得准,但在官场上不是什么好事。 杜中宵宁肯自己的预言不要用这种暴烈的手段表现出来,而用比较和缓的手段,让郑戬明白。 这个样子拂了郑戬颜面,他怎么会给自己好脸色? 让自己立即回城,郑戬要做什么?杜中宵猜不出来。 杜中宵不会异想天开,因为此事,郑戬会重用自己。 他不挟愤报复,就是个难得的正人君子了。 三日之后,杜中宵回到并州,立即到长官厅见郑戬。 行礼毕,郑戬看着杜中宵,淡淡地道:“这些日子签判辛苦。 大通监的铁钱,短短一个月,产出便是以前的数倍之多,委实不易。” 杜中宵拱手:“相公吩咐,下官安敢不从命!” 郑戬点了点头:“好,此事你办事得力,且记一功。 ——签判,前些日子因为停用铁钱,城里有不法之徒纠结兵士百姓作乱,闹得人心惶惶。 你离去之前,曾经讲过,如果旧钱停用太急,会出乱子。” 杜中宵见郑戬说得如此直接,不知说什么好,只好道:“下官侥幸猜中而已。” 郑戬神色不变,淡淡地道:“侥幸猜中也好,做事有预见也好,总之就是你说中了。” 说到这里,郑戬住口不说,看着杜中宵。 杜中宵心惴惴,不知郑戬接下来要说什么。 是亏自己能干而委发重任?还是驳了他的脸面要打击报复? 郑戬叹了口气:“签判,你少年进士,人还年轻,有话我便直说。 此事你说中了,便又如何?依你徐徐行之的做法,确实不会出乱子,但新钱代替旧钱要到何年何月才会做完?这其间,又有多少大户借势盘剥,有多少寒苦百姓受苦?痛下决心,把旧钱尽快换掉,虽有乱子,不过刺配数十人而已。 以刺配数十人换做成这件大事,才是一州主官,该当要去做的!” 听了这话,杜中宵一时怔住,没有想到郑戬会这样想。 郑戬性峻,做事果断,跟杜中宵根本就不是一路人,看事的情角度也不同。 杜中宵认为出了乱子对政绩是坏事,郑戬反认为是好事,一了百了。 见杜中宵沉默不语,郑戬又道:“签判自到并州,建毛皮货场,制新铁钱,解决不少疑难,是个能做事的人。 只是你做事瞻前顾后,处处小心,处处留退路,反为不美。 我为知州,你为签判,你在我手下做事,必然是事事你觉得难做,我又看不惯。 若是别的官也还罢了,签判——” 杜中宵一时不知道该如什么好,拱手道:“一切凭相公做主。” 郑戬叹了口气:“我已上书朝廷,别辟签判。 你从幕职官,做满一任知县,又为签判半年多,资历也尽够了。 我已上书朝廷,举荐你为火山军知军,中书敕令已下,近日便会到州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