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色:字体:[]

第296章(第2页)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太医令与军医官互视一眼,开口询问:“不知殿下这方子从何而来,可有方名?”
    刘据勾唇,自动忽略前一个问题,只回答后一个:“麻沸散。”
    “麻沸散,麻沸散。”
    二人呢喃了会儿,同时抬眸,坚定道:“殿下放心,臣等必竭尽全力,完善药方。”
    刘据点头:“倒也不必执着于这六味药。
    你们懂得药材药性,哪些药有止痛昏睡之效,当如何配伍,你们最清楚。
    可以慢慢尝试,适当改良,研制出最佳药方。”
    “是,臣等明白。”
    缝合术不难,难的是麻醉。
    这方面刘据是一窍不通,将所知资料给出去,剩下的就只能看这些医者自身了。
    刘据目光微动:“缝合术有了,学会后,你们也可以再想想,此法是否还有别的用途。”
    “别的用途?殿下是指……”
    刘据不答,有些东西现下未必适用,他也无法说得太深,但他可以给眼前的医者留颗种子,由他们自己去浇水施肥。
    “孤指哪方面不重要,重要在于你们能往哪方面努力。
    诸位,孤对医术并不了解,但孤明白一点。
    医术在于钻研。
    “一个好的医者,不但要有仁善之心,要有精湛医术,还要能锐意进取的钻研精神。
    医术是无止境的。
    你们不能什么都等着别人给,而需要自行开拓。”
    这与发明创造是一样的。
    所以他不能纵容对方的“拿来主义”
    。
    拿来的东西太多,成为习惯,有些“雄心”
    就会慢慢退却。
    因此,比起创造发明,更重要的是培养大汉各专业人才自身的钻研习惯与精神。
    格物司如是,太医署亦如是。
    他所能给的终究有限,尤其他会老、会死、会有力所不逮之时。
    而唯有大汉人人有突破之心,有钻研之志,传承方可永存。
    众人神色一凛,纷纷恭敬应是。
    刘据挥手,让众人散去,各自忙碌,吩咐丰禾拿上兔子,转身走到霍去病旁边,两人并肩往外走。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相关阅读: 汉武帝的父亲与祖父是谁汉武帝的父亲是汉文帝还是汉景帝家事汉武帝父子反目汉武帝父子汉武帝父子关系汉武帝的父皇汉武帝父子反目始末大汉汉武帝的父亲汉武帝父亲是家事汉武帝父子家事 汉武帝父子反目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