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是疑问句,用的却是陈述语气。 在这个问题上,答案很明确。 是的。 诸邑轻叹:“长姐,你所谋之事,阿弟不知,我却能猜到几分。 未必可行。” 这点卫长也明白。 “但我总要试一试。 诸邑,阿弟不是普通太子。 他能力太大,本事太强,是优势,也是隐患。” 诸邑蹙眉:“长姐是怕日后阿弟功绩过高,民心过望,会与父皇生隙?” “我知道父皇现今待我很好,待阿弟更好。 我不应该这么想父皇。” 卫长苦笑,“但帝王心思最难揣测。 “阿弟目前年岁尚小,功劳再多,也还未正式步入朝堂,不会威胁皇权,父皇自然只觉得阿弟哪哪都好。 “但是等阿弟长大,旁听朝政,协理国事,一步步接触权柄。 这样有诸多功绩傍身,臣子信服,民心所望的太子,他真的不会忌惮,能够容忍,洒脱放权吗?” 诸邑哑然。 这个真不好说。 卫长接着道:“阿弟年幼,许多事想不到,可我们不能不替他想。 虽则有舅舅与表哥在,便是他最大的助力。 但世事难料,我们不能不以防万一。 还需再给他寻一条退路。 “这条退路可以一辈子用不上,却不可以没有。 而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大汉国界内皆在父皇掌控,我们逃不过。 我只能将目光放在大汉以外。” 她笑着握住诸邑的手:“放心,我有分寸的。 我知道并不一定行得通,但总要试试。 如果试了不成,我自然会放弃,再想别的出路。 若不试就放弃,诸邑,我做不到。” 诸邑张张嘴,最终没有再说什么,点头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