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有人出来,问了来的军队的来历,不由长出了一口气:“城主年初就到京城朝贡,数月前就说要献城,不想直到今天,才见到王帅! 刚才城上看见,还以为不知哪里势力,前来攻城呢!” 说完,飞快地跑进城里,把大宋王师到来的消息,传遍全城。 陈希志入京,此时在城中管事的,是他的儿子陈朋远。 得了消息,急忙带了一众官吏,集合了本城的耆老人等,带了酒肉,迎出城来。 在城外列好,就见到赵滋和陈希志并马而来。 陈远朋上前,拱手道:“在下陈远朋,不知来的可是大宋王师?” 赵滋道:“正是。 我是赵滋,大宋定远军都指挥使,奉朝命,特来驻防伊州!” 陈希志上前,道:“城主已经决定,留在京城,不回伊州来了。 贤侄,你可收拾家产,随着我去京城,与父亲一起生活。 此地的防务,以后便就交给朝廷军队好了。” 陈远朋抚额:“如此最好! 两个月前,我就听说父亲留在了京城,会有宋军前来接防。 只是苦苦等了几个月,一直不见人来,看看天凉了,还以为消息错了呢。” 这些人留在塞外孤城早已过了百年,对于朝廷的礼仪全不知晓。 赵滋骑在马上,看陈希志和陈远朋在那里叙旧,老大不耐,道:“少城主,还不上来接了圣旨!” 陈远朋这才想起此事,向陈希志告了罪,上前恭恭敬敬接了圣旨。 而后带着城中官吏和耆老,迎接赵滋大军的到来。 上前奉了酒,请赵滋带着大军入城。 赵滋看这些官吏,衣服晦暗,而且格式各不统一,有的甚至十分破旧,心中便就明白,这不是什么富庶繁华之地。 此地能够独立,一是条件艰苦,再一个原因,自然就是商路不通了。 虽然如此,刚刚离了居延县的赵滋还是很高兴,带着中军一千余人,进了伊州城内。 一进城,看街两边房子破旧,路上行人稀少,赵滋便就知道,此处真不是什么繁华之地。 此城是唐时旧城,当时造得不小,现在城中人口稀少,显得空荡荡的。 在赵滋看来,除了有城墙,伊州还不如中原的一处镇子。 不管是人口,还是市井,都小而且破败。 难怪陈希明宁愿放弃城主不做,留在京城里做个富贵员外。 如果是自己,只怕也会做同样的选择。 第章只是路远 到官衙里坐定,陈远朋对赵滋道:“下官备了酒筵,为将军接风,就在这后衙里。”